本书两位主人翁简介——
史略(1909-1989),江苏泰州人氏。1938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抗战期间第一份公开发行刊物《救中国》发行人和国共合作联合政府鄂豫边区抗敌工作委员会机关报《大洪报》主编。1939年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学习,先后任晋冀鲁豫根据地太行一分区昔东二区区长、太行七分区《豫北日报》主编及滁县地委宣传科长等职。1949年后,历任安徽省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安徽省物资厅厅长、安徽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安徽省国防工业办公室负责人。“文革”期间遭受批斗和迫害,“文革”后任安徽省建设委员会顾问并离休。1989年去世,享年80岁。
吴鹏云(1919-1970),出生于江苏江都,1941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轻时先在上海若干日资纱厂从事过工人运动,后去新四军淮南路东根据地工作,先后任盱(眙)来(安)嘉(山)县纺织训练班主任兼纺织厂指导员以及县妇联副主任、淮南津浦路东区北撤家属队指导员、滁县民主妇联副主任、主任。1954年调安徽省工会工作,先后任安徽第二纺织厂副厂长、合肥市眼镜厂厂长兼书记和合肥市生产资料服务公司经理兼书记。“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1970年1月8日去世,享年50岁。
【作者简介】
史啸虎,1950年10月生人,退休前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安徽大学兼职教授,学术刊物《爱思想》专栏作者,主要研究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合作社制度和村民自治制度等,出版专著《农村改革的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出版)和《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与他人合著,2009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还出版有《我在伊朗下围棋》以及诗词选《总道人间惆怅》和《七绝二百首》等书(分别为华文出版社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出版),发表各类学术性和评论性文章数百篇,翻译众多科技文献,另外,还创作了上千首主要是近体诗为主的格律诗词。近年来还连续撰写并发表了《父亲的青年时代》《伊朗杂记》《知青杂记》和《怎样写好近体诗》等书稿或系列文章,各数十万字,多有刊物转载,读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