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夏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香港书号-香港出版社-自费出版-个人出书流程-中华出版社

服务梦想 策划未来 专业出版高端品牌

两大老牌出版机构为您保驾护航,以卓越品质提供出书一站式服务!

服务热线: 185 4893 9756

2021金融知识竞赛(有含金量的金融竞赛)

人气:发表时间:2025-04-15

“在书城 阅山海”书香四月也是“广州读书月”春日芳菲好,读书正当时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您献上一份金融书单历经三个多月的推荐评选第十三届金融图书“金羊奖”50种候选图书新鲜出炉候选图书涵盖了

教育科普类、实务操作类、学术理论类三大图书类别邀您一起品阅“金羊”书香一 教育科普类(9种)01

《公司并购与重组》作者:陆 瑶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本教材介绍并购重组的动机,交易的实操过程,以及如何对并购重组交易进行科学的决策与正确的效果评估,打造完整的并购重组与股权投资的知识体系。02

《国际金融:中国情景》作者:王潇、史蛟、王健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本教材结合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介绍了国际金融领域的经典理论、模型、案例,并讨论它们在中国的应用。03

《货币简史:从贝壳金银到数字货币》作者:徐瑾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本书从货币的基本理论出发,阐释了货币的本质回顾了货币从金银到纸币再到数字支付的历史变迁,关注了央行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可能带来的变革04

《极简金融通识课:从货币本源到财富人生》作者:张伟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本书描绘了金融的庞大体系,从个人金融人手学会管理自己的人生现金流,再过渡到公司金融了解金融的“主战场”是如何运作的。05

《金融高质量发展:具体内涵和实践路径》作者:何德旭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本书从金融与中国式现代化、优化金融服务、深化金融改革等八个方面,解读了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和实践路径。06

《金融科技概论》作者:罗煜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本教材介绍金融科技的基础理论、发展演进、底层技术、具体应用、风险和监管,以及传统金融业面对金融科技挑战的转型做法。07

《金融营销学(第三版)》作者:赵占波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本教材以我国金融业现状为背景,结合国外先进的金融理论与实务,阐述了金融营销的基本概念、方法、原则以及金融营销领域的诸多问题。08

《数字原生银行》作者:刘兴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本书从宏观角度考察了我国数字化进程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介绍了数字原生银行的体系构成,阐释了银行如何通过战略新兴业务的数字化来推动银行业务体系和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09

《香港金融史(1841—2017)》作者:冯邦彦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本书全面展现香港金融业横跨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发展脉络,剖析了香港金融体系和制度的发展及其规律,展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发展二 实务操作类(6种)。

01

《保险数字化转型》作者:王海富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以保险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对数字化转型的原因、内容和实施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尝试将数字化转型的学术理论等引入保险数字化转型中。02

《可控的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作者:魏国雄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本书阐述了银行可经营的风险、风险管理的本质、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全面风险管理等基本问题,论述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模式及其特性03

《企业纾困重组之道》作者:屠朝锋、牛永伟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本书探讨企业纾困的各个方面,力图为企业家、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决策人员、企业纾困重组领域专业服务机构等提供纾困方法和策略。04

《信贷的框架与方法》作者:刘 超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本书搭建了一个较为庞大的信贷分析决策框架体系,涵盖与信贷相关的单笔贷款、信贷组合等二十多个方面,提供了可行的管理与操作方法。05

《银行零售转型新逻辑》作者:秦季章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本书在战略和操作层面对商业银行零售转型提出新的逻辑,并提炼出客户为王、AUM为纲等十大方面,给为零售转型所困的商业银行提供一份实操手册。06

《债券投资:市场体系、分析框架、投资策略》作者:王正国 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本书深研中国债券市场体系,搭建中国债市分析框架,对比中美债券市场异同,揭示债券投资底层逻辑,提供债券投资有效策略三 学术理论类(35种)。

01

《楚国的货币》作者:赵德馨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本书运用了货币学、历史学、考古学、语言文字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深入研究了楚国的金币、银币、铜贝、布币,并探讨了楚国货币的起源与演变、楚国货币文化的特色、楚国货币的历史作用等议题。

02

《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管理:基于保险人的视角》作者:胡增芳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本书通过对存款保险制度本身特点和国际上良好做法的分析,找出存款保险制度本身所面临的风险种类,提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运行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03

《多重目标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动态优化研究》作者:张衔、钟鹏 等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本书阐述财政金融调控的动态一般理论,提出多目标均衡视角下的财政政策理论,并分析“双支柱”框架下的宏观金融调控政策,

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参考,为读者提供理论读物。04

《房地产价格与中国金融稳定:指数构建、DSGE分析与实证研究》作者:王劲松、唐洛秋、武文慧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本书围绕房地产价格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就金融稳定指数的构建与分析、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影响进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和实证研究。

05

《负利率、低利率与金融系统性风险研究》作者:朱小能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本书讨论负利率对我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探究其中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的潜在因素及作用机制,提出负利率时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对策。

06

《股票市场操纵的影响评估和治理机制探索》作者:刘杰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本书系统地评估市场操纵的影响,检验部分现有市场机制对市场操纵抑制和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作用,总结出打击市场违法行为以提升市场质量的有益经验。

07

《互联网金融的双重虚拟性与叠加风险研究》作者:杨培祥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本书尝试构建起一套框架对互联网金融的双重虚拟性进行分析,互联网金融市场具有更大的波动风险,政府必须多管齐下,制定防范互联网金融叠加风险的措施。

08

《货币与经济周期》作者:韦森 等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本书在明确经济周期现象的存在性、并对货币与信用对于经济周期的解释力以及后者的时变特征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和比较了马克思、奥地利学派、凯恩斯、熊彼特、费雪等七个主要经济学流派的学者提出的货币与经济周期理论。

09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及其经济效应》作者:王申令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本书从预期管理等三个视角探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微观主体决策的作用机理,借助微观证据揭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机制,并探寻应对不确定性的新思路。

10

《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政策沟通和预期管理研究》作者:姜富伟、李梦如、郭鹏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本书从理论和现实背景出发,系统梳理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政策沟通和预期管理前沿理论及其政策效果的相关研究。

11

《基于风险维度的总量与定向调控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作者:林朝颖 等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本书在理论上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研究视角由总量性货币政策拓展至结构性货币政策,为货币政策工具与力度的选择提供风险维度的参考。

12

《交易经济学:交易系统演化新理论》作者:王振营出版社:中译出版社本书构造了交易网络环境下交易主体相互作用模型—交易方程,为分析非线性复杂经济现象提供了工具,揭示交易系统两极分化的内在机制,构造了交易环当量方程,揭示出交易系统涨落的内在机制。

13

《结构与效率视角下我国货币化水平研究》作者:吴建军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本书基于“两结构一效率”的研究框架分析融资结构、总需求结构、投资效率对货币化水平的影响机制,从结构与效率的角度提出了优化货币化水平的路径。

14

《金融风险演化与“稳金融”宏观调控》作者:杨源源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本书探讨了主要金融风险演化与防控问题,立足“经济金融共生共荣”本质,探究致力于实现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的宏观金融与经济“双支柱”调控协调机制。

15

《金融服务养老研究》作者:江世银 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本书研究了金融服务养老的理论基础,构建了金融服务养老的理论框架,尝试性地总结了国外金融服务养老模式,获得了金融服务养老的经验、教训与启示。16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及应用研究》作者:陈昆亭、周炎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本书讨论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产生、发展、应用领域和局限性,论述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的宏微观机制,讨论了长期稳定有效的金融货币政策规则方案。

17

《金融驱动实体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效率研究》作者:陈建付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本书构建了一个嵌入两个金融部门内生增长的动态最优化理论模型,探讨了中国金融发展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效率问题。18

《劳动力与资本市场:国际经验与中国逻辑》作者:施新政、彭章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本书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背景与现状,从金融视角分析和阐述劳动力、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关系。19

《民间金融法律治理何以失效?——基于对区域性民间金融风暴成因的分析》作者:刘子平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对民间金融的法律治理为何收效甚微?由于民间金融的发展与治理极具中国国别特色,并与宏观经济政策、金融监管制度密切相关。

20

《普惠金融与家庭金融行为研究》作者:阿丽娅、王汀汀、陈志成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本书构建的居民金融能力指标,为家庭金融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要素,同时从普惠金融的角度分析家庭金融行为,丰富了家庭金融领域的研究。

21

《通胀预期动态特征与前瞻性政策调控效应评估》作者:何启志、范从来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本书在通胀预期和最优货币政策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探究了中国通胀预期测度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研究了前瞻性政策的调控效应。

22

《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研究》作者:徐永辰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本书以16世纪外银内流为时代背景,讨论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和外银内流的关系,梳理和考察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的逻辑线索和具体过程。23

《网上支付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作者:戴安然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本书对网上支付对储蓄率的影响效应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分析了我国网上支付与居民消费行为发展现状与特点,全面考察了网上支付对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效应。

24

《文化对长期实际利率的影响研究——兼论数字经济背景下长期实际利率的演变》作者:庹思伟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本书从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一国文化传统对该国长期实际利率的影响,考察老龄化对长期实际利率的影响效力,也讨论了数字经济发展对长期实际利率的影响。

25

《我国民间借贷利率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司法文书大数据的证据》作者:刘宇璠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本书基于民间借贷司法文书大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可靠性,从正规金融和网络金融发展角度研究民间借贷利率的影响因素。

26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优化与发展研究》作者:冯文丽、苏晓鹏 等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本书对我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农业保险探索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作了梳理和总结,对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制度顶层设计、管理体系、补贴制度、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等提出建议。

27

《现代货币理论研究:理论脉络、前沿争论与中国经验》作者:何增平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本书从思想脉络、前沿争论和中国经验三个角度考察现代货币理论,回溯了现代货币理论的经济思想史渊源,研究了中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和财政制度,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28

《现代中央银行视角下的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中国的政策方向》作者:苏乃芳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本书从理论基础、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三个方面对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分析对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推动货币政策向价格调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9

《新货币主义视角下的国际货币理论研究》作者:王晨曦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本书旨在从跨境交易的微观机制出发,构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均衡汇率的理论模型,揭示国际货币格局历史演进的驱动因素,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提供建议。

3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金融理论与实践》作者:周颖刚、刘晔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本书总结近十多年来我国财政金融领域的思想精粹,剖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金融的理论所需等,从认识论与方法论对财政金融研究进行了补充。

31

《一种货币,两个市场:人民币国际化的离岸探索》作者:田园、金涛出版社:中译出版社本书探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离岸发展进程,阐释了人民币所特有的“一种货币,两个市场”的结构,及由此推演出的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发展的内在逻辑

、改革的收益和相应政策成本等。32

《中国国民储蓄率下降的原因和后果研究》作者:杨天宇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本书考察了中国国民储蓄率的演变规律,对中国国民储蓄率的下降趋势和可持续性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并进一步分析了应对国民储蓄率下降的政策选择。

33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现代化转型:由数量调控到价格调控》作者:李宏瑾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本书剖析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转型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我国货币价格调控模式转型路径,以期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借鉴。

34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多重约束及其效应研究》作者:王超、浮莉萍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本书聚焦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约束问题,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约束、需求约束及供需结构型约束产生的原因,提出缓解农村金融发展约束的对策建议。

35

《中国转型金融发展研究》作者:王信 等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本书研究了转型金融标准、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支持转型的金融产品和工具等五大支柱,对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等进行了专题研究查阅50种候选图书。

开启品书之旅接下来,金融图书“金羊奖”评审委员会将对50种候选图书进行最后评定最终评选出获奖图书来源: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返回顶部